商鯤跨界教育 教育跨界探求 |
跨界教育
職業教育是一個跨界教育,橫跨產業界和企業界。當學校形式的職業教育因為適應工業化大生產對大量技術工人的需要,而漸成職業教育的主要形式之后,傳統的學徒制淪為學校職業教育的補充。職業教育學?;?,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能在極短時間內獲得“批量信息”,而從“應知”到“應會”再到“知行統一” 的職業能力,則需要在工作場所形成與檢驗。于是,人們發現,僅僅依靠職業學校不能培養出社會所需技能型人才,“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產教融合”“做中學、學中做”才是職業教育"跨界教育”鮮明的表現形式,這使人們對“教學實操教學”“現代學徒制”的價值有了全新的認識。
職業教育作為類型教育特征的一根紅線,可將其歸納為三大特征:一是企業與學??缃绾献鞯慕Y構形式和辦學格局;二是產業與教育需求整合的功能定位和社會價值;三是共性與個性框架重構的設計方法和邏輯工具。企業與學校聯姻的跨界合作,是職業教育協同育人的結構形式和辦學格局。
首先,現代學徒制是“一體兩翼”架構的職業教育發展模式。“一體”本義指基于“育人目標”構建“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方案,引申為基于“協同發展”的學校與企業關系密切猶如一個整體?!皟梢怼?,宏觀看就是“教育界”與“產業界”,微觀看就是“學?!迸c“企業”,就像鳥之兩翼,共同推進實施。
其次,現代學徒制是“雙向跨界”的職業教育實踐機制。職業教育的實踐具有天然的“跨界”特征。但職業教育的“跨界”不是“教育界”向“產業界”的“單向跨界”,而是基于育人目標的“雙向跨界”?!艾F代學徒制”是推進“雙向跨界”的人才培養創新模式,目前在我國主要表現為兩種形式:一是教育部推進的以院校為牽頭試點的“現代學徒制”;二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推進的以企業為牽頭試點的“企業新型學徒制”。應該說,二者推進試點的立足點不一樣,前者針對的是未入職的城鄉新增勞動者,后者是為已經在企業就業或者轉崗的職工所提供的職業能力提升服務,但二者試點的目的是一樣的,就是要推進“教育界”與“產業界”的“雙向跨界”。就職業院校來說,與企業開展“招工即招生”的現代學徒制試點,可以使校企合作走向深入,但基于中國企業數量多且以小微企業為主、類型多樣、水平參差不齊的特點,參與現代學徒制試點的企業一般是區域產業集群中的龍頭企業,而更多的需要尋求職業院校合作的“中小企業”卻難以參與。為了提高企業參與度,一方面要盡可能注重合作企業的典型性,實現校企“招工即招生”的合作;另一方面,如果企業先期介入積極性不高,職業院??梢栽谝颜袑W生的基礎上與企業聯合進行“二次遴選”,以實現與企業“招生即招工”的合作。目前試點的企業多數選擇后一種模式。
再其次,現代學徒制是“三方聯動”的職業教育運行形式。“三方聯動”包括三個層次:一是政府、企業、學校等“三方聯動”,二是學校、企業、家長(學生)等“三方聯動”,三是學校、教師、企業等“三方聯動”。
|